各學院、各部門:
為進一步貫徹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落實“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教育理念,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動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決定組織開展2024年度參與式教學方法研究項目申報工作,現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項範圍
本項目緊緊圍繞課堂教育教學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研究影響課堂教學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共性問題和瓶頸問題,特别是課堂沉默與滿堂灌的問題,推動探索适合自身課程性質且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從教學内容的重塑與整合、教學方法的革新與應用、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學習方式的引導與轉變、課程思政的挖掘與融合、考核評價的優化與完善、教學效果的評價與反饋、數字技術與教學方法深度融合等方面開展研究與實踐。
二、申報要求
1.申報人應為我校長期從事一線本科教學且在項目實施周期内承擔本科教學工作任務的專業教師,能夠真正承擔和負責項目的實施,原則上隻能申報一個項目。
2.申報人及團隊成員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教書育人。近兩年未發生過教學事故或出現師德師風問題。
3.項目申報以課程為基礎,以課程授課教師團隊為單位。重點支持國家級、省級、校級一流本科課程,以及已建成網絡合格課程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
4.項目選題應符合立項範圍要求,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方法改革為出發點,着力探讨基于真實場景的問題導向式、案例式、啟發式、讨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實踐,圍繞課堂教學多個方面實施綜合改革和教學創新,突出亮點,形成特色。
三、立項标準
1.主題鮮明。立足學校教師教學發展實際,推動教師教學發展科學化、規範化,切實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項目選題應聚焦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研究,注重應用性,具有可推廣價值。
2.目标明确。以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為目标,探索建立以創新一流人才培養和一流本科教學為中心,促進學科專業知識的教與學,并體現在項目執行過程中。
3.項目申報書規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翔實,研究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預期成果具有理論或實踐價值。
4.項目實施過程合理。項目采用恰當的研究方法、技術,項目實施過程有對項目進展和成效的自我評估環節。
四、項目管理
1.立項管理。申報項目經專家評審後,等同于校級教研課題,分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和立項不資助課題三種類型。
2.經費管理。項目經費資助參照學校高教研究與評估中心最新教研項目經費有關規定執行。
五、項目驗收
1.課題的執行周期為1年,2024年5月開展中期檢查。
2.驗收成果應與預期研究成果保持一緻。
3.成果要求:
形成完整的體現教學創新的課程教學材料、創新實施成果報告、數字化教學資源等,開展教學創新實踐并取得較明顯的成效,舉辦校級以上相關的教學創新經驗交流等形式。
(1)中期成果
為有效推動項目落實落地,中期檢查以“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改革方案建設”為主題,聚焦解決課堂教學方法實際問題與教學資源建設,完成以下工作。
①完成改革實施方案:結合課程特色探索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形成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改革實施方案,并初步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
②課程資源建設:豐富完善課程大綱、課件、教案、案例庫、試題庫、問題庫、習題庫、視頻資源、虛拟仿真資源、文獻資料、教材等,同步完成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積極推進基于在線課程資源的融合式教學。
③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形成一套體現“課程思政”融入的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課件、思政案例庫等教學材料。
(2)結項成果
項目結項以“精彩課堂建設”為主題,按照精彩課堂建設常态化、精細化原則,聚焦解決課堂教學方法實際問題,實行“一課一會一報告”辦法,完成以下工作。
①一次公開課:選定一次正常教學課堂對全校開設公開課;聽取其他開展參與式教學方法改革實踐老師的公開課一次。提前報備以便統籌安排。建議2024年10月前完成。
②一次研讨會:圍繞項目研究主題和公開課情況,聚焦具體教學方法,召開一次教學創新經驗交流研讨會,教研室、學院或者學校層面均可。
③一份研究報告:項目研究情況及其在課堂教學實踐情況的總結反思。
六、材料報送
各學院請于3月6日前将《伟德 官网參與式教學方法研究項目申報書》(見附件)(一份)紙質材料交至教務處教學建設與改革科(中心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220室),電子材料(word格式)發至郵箱:jyk@xzit.edu.cn。
聯系人:邸傑
聯系電話:83105909(5909)
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2024年1月9日